北京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
天津毗连,其余均与
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2-3]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
永定河、
潮白河、
北运河、
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宗教
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传统建筑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皇家建筑
北京故宫,明朝时叫大内宫城,清朝时叫
紫禁城,这里原为
明、
清两代的
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
鸟巢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四合院和胡同
四合院是以
正房、
倒座房、东西
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
庙宇
中轴线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池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
宫城、
皇城、
内城、
外城组成,包括
城墙、
城门、
瓮城、
角楼、
敌台、
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
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
[43] 饮食文化
北京小吃(14张)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
豆汁儿、
豆面酥糖、
酸梅汤、
茶汤、
小窝头、
茯苓夹饼、果脯蜜饯、
冰糖葫芦、
艾窝窝、
豌豆黄、
驴打滚、
灌肠、
爆肚、
炒肝等。
京剧
京剧名旦(20张)
京剧是中国
国粹。京剧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
二黄”和汉调“
西皮”为主,兼收
昆曲、
秦腔、
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43] 概述
2018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6%。国内旅游总收入5556亿元,增长8.5%。接待入境旅游者400.4万人次,增长2.0%。其中,外国游客339.8万人次,增长2.3%;港、澳、台游客60.6万人次,增长0.1%。旅游外汇收入55.2亿美元,增长7.5%。国内外旅游总收入5921亿元,增长8.3%。全年经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数510.9万人次,下降0.1%
[20] 。
[收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