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
河南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

河南省,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1-2]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历史文化

编辑

古城文化

  • 历史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
...[展开介绍]
河南省,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1-2]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历史文化

编辑

古城文化

  • 历史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从夏朝在河南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禹州、长葛、虞城、柘城、济源、汤阴、内黄、温县、淇县、鹤壁、淇县、淮阳、新郑、新蔡、遂平、平顶山等古都。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21] 
  • 神龙文化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21] 
  • 汉字文化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21] 
  • 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 [6]  [21] 
  • 农耕文化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 [21] 
  • 商业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 [21] 
  •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的监狱里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内的各诸侯国讲学论道,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 [21] 
  • 科技文化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阏伯在商丘睢阳观星测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焦作卫辉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21] 
  • 中医文化
炎帝和黄帝均为中国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扬于河南。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名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商丘人张从正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21] 
  • 诗文文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 [21] 
  • 武术文化
河南是中国的功夫之乡。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武术是中华功夫的源头,享誉海内外。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 [21] 

文化遗产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 [13] 
截至2018年2月,河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5项,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商丘、浚县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方言

河南方言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语法中的句法结构在广大县市中表现相当一致,只是词法方面稍有不同。词汇中的基本词,特别是根词大体相同,只是读音有些差别,一部分非基本词的差异较为明显。语音在声调方面除黄河以北有19个县市尚保留古入声外,其余100多个县市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而且中部、东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的调值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多数相同,不同之处也存在看明显的对应规律。除极少数边远的县、乡说话较为特殊外,其余100来个县市的人们互相交际不致发生困难。由于政区划分、人口迁徙、山河分布、水陆交通,以及邻近省份方言的影响,河南方言内部又形成了许多方言片。黄河以北因有黄河阻隔,与中心区域交往不便,入声尚未消失,形成了独特的北部方言片,淮河以南由于淮河拦截,与中心区域交往较少,而与毗邻的湖北、安徽一些县交往较多,产生了接近于江淮方言的南部方言片;西部因篙山横亘,陕县、灵宝县与中心区域的联系少于与陕西东部的联系,形成了西部方言片,中间广大区域是河南方言的主体,河南方言的特征即靠这个区域的语法、词汇、语音来体现,但其内部仍存在看某些差异。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A级景区412处,其中5A级景区13处,4A级景区146处。全省共有世界地质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14个,省级地质公园15个,国家矿山公园2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星级酒店532个,旅行社1199家。 [3] 

景区

安阳殷墟安阳殷墟
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郑州少林寺郑州少林寺


[收缩介绍]
阳光价格明码实价
阳光行程品质护航
阳光服务专属客服
产品丰富一站式服务